Our Blog

日新月異 精益求精 PureAudio Lotus DAC 5 Pro / 關培青

 


數位技術在音響領域總是讓玩家愛恨交織:甚至直到現在,我們對數位系統最高的禮讚依然是「跟類比一樣好聽」。或許就有人會說那聽類比唱片就好啦!但數位訊源能夠取代類比唱片或是卡帶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多好聽(雖然早年Philips跟Sony的工程師都這麼表示),而是因為「方便」。從過去的數位載體如光碟片或是記憶體,到今日的雲端串流,連我們這一輩從類比唱片時代就開始接觸音響的人,都逐漸習慣於隨選隨聽的便利,而很難回到過往類比系統的美好時光了。

DAC技術日新月異音質更動人

對個人而言電腦已經成為「最長時間」聆聽音樂的工具,因為不論工作或是休閒都經常坐在電腦前面。多年聆聽對電腦的音質當然不可能滿意,也曾經考慮高音質音效卡或是外接DAC,不過高不成低不就對音效卡並不滿意,外接DAC音質滿意的又是一筆預算,總覺得花在電腦上並不值得,所以多年來也就這樣將就地聽了。

直到輸出訊號接觸不良,左右聲道總是有一邊沒有聲音需要重插Line out插頭,由於電腦需要一直使用懶得處理維修問題,所以盤算
索性買個手機用的小尾巴當成外接裝置取代原本的Line out,主要就是因為「便宜」(其實現在的消費主流早就是真無線耳機了)。網路survey之下就發現耳機玩家們普遍嫌棄一千元以下的小尾巴製品,只有某位朋友提到千元以下只有中國Jcally的JM-20算是有感,幾百元台幣沒什麼好猶豫,就透過蝦皮從中國網購回來。

接上電腦順利辨認出「外接USB音效裝置」直接取代On-board音效,令人意外的是「非常有感」,音質讓人驚訝!所有電路就在一個USB-C插頭的容積裡面,幾百元的價格有著漂亮的音色,比起過去試過的USB DAC更有感。當時剛好手邊有Sony新舊金磚在試聽比較,這個幾百元的小尾巴除了細節表現沒有金磚這麼細緻之外,整體質感以及音域平衡都是可以相提並論的,記得還在響樂網那時這種產品剛出來還沒那麼讓人驚豔不是嗎?而且還要幾千元我都覺得是智商稅了。

所以搜尋了一下這個Jcally JM-20的資料,其實就是直接採用了Cirrus Logic CS43131晶片,內建兩聲道32 bit DAC(!)能支援DSD以及PCM解碼,並配置 H類輸出電路以直接推動耳機負載,以前真是想不到幾百元能買到這種性能。在七八年前這種類型的方案性能最好的,就是LG手機採用的ESS SoC方案,同樣包含了耳機擴大電路,但是音質沒有CS43131這麼令人驚豔。這時候不只訝異於數位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同時還真的帶來了更好的音質表現,而不只是數位規格的提昇而已。




實力派設計者

而最近也剛好試聽了幾款十萬元以下的DAC,同樣讓人領略現在的數位發展真的是帶來更好的音質表現,過去覺得表現很不錯的DAC方案,現在更新的晶片在試聽比較之下都有更好的音質表現,專業的DAC晶片廠確實掌握了數位轉換的Know-How,具備更佳的的性能與音質表現,造福眾多音樂與音響的愛好者。像是TEAC可以接續外部主時脈的UD-505到UD-507在音質上的大幅躍進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就是這次要介紹的PureAudio Lotus DAC 5系列了。

聽過PureAudio這個品牌的人應該並不多,若要嚴格地說PureAudio根本算不上一個品牌,而是設計者取名的名稱;而個人過去只是在討論板上看到有網友提到某位設計者製作的PureAudio DAC,看看電路板規劃是行家手筆提到名為「阿仁」,不知道是什麼人物。一直到兩年前看到蘇餅大貼文提到阿仁帶著PureAudio DAC來到嘉年華,那張光線不足的背景照怎麼讓我想到一位朋友,也就是過去常來高傳真視聽找測試顧問丁勇宏的「小吳」?所以就好奇問了餅大阿仁的大名,結果未料餅大回答「不知道耶都是叫阿仁」,令人哭笑不得,後來聯繫上才確認原來阿仁就是已經認識多年的小吳。

因為過去小吳經常來到高傳真找丁勇宏所以成為舊識,也經常一起聊聊技術問題,讓我這個門外漢有機會聽聽殿堂裡的事情。過去高傳真的視聽室裡有一半的器材都是我個人搬去的,包括做為參考訊源的Krell KPS-30i;不過我也趁機抱怨說說實話,編輯同仁算不上愛惜器材「因為不是自己的」,所以我的KPS-30i就發生過多次CD播唱中被按暫停,因此馬達跟雷射頭都還在工作的情況下,持續燒機不知道多久時間,直到我發現為止。當然雷射頭漸漸地就讀不到片子了,其實心裡很不舒服;問了丁勇宏就告訴我可以請小吳幫忙,於是小吳找了Philips原廠的CDM-12馬達/雷射頭總成,幫我更換並調校之後恢復正常。

但令人意外的是修復後Krell KPS-30i的聲音表現比起我入手時還要更好,才知道KPS-30i底子其實不錯,沒有被後來的新機種踩在地上,這是我才算是見識到小吳在數位領域的功力;不過既然網路上大家都稱「阿仁」,接下來文內我也就以阿仁來稱呼。回頭來看能夠做出PureAudio DAC也就不那麼意外了,其實原本Lotus DAC 5時就有試聽過覺得相當滿意,但後來一直配合不上試聽正式的量產機種覺得非常可惜,所以當餅大跟阿仁提到新款的Lotus DAC 5 Pro即將推出,就決定再也不要錯過機會仔細試聽,而正式試聽之前也跟阿仁約好,討論一下這款Lotus DAC 5 Pro的架構。




規劃謹慎的務實架構

機身的部份阿仁明言由於強度需求,機殼底座採用的是鐵質底板,左右側板/面板以及頂板則是採用鋁合金材料,並經過細緻噴砂以及陽極處理,所以質感非常精緻;個人也非常滿意這樣的品質已經是廠機的水準,而且生產也是找位於瑞芳「業界知名」的代工廠家製作,品管相當嚴格品質也非常優異。市電經過初步的保護措施之外,就是以小型環形變壓器提供穩壓電路的電源,看起來平凡的電源變壓器,阿仁提到一些製作的細節都有要求,確認性能與音質表現都達到設定的標準才會收貨,電源的整流與濾波看起來也不複雜,但明顯影響音質的濾波電容也是經過試聽比較才挑選日本Rubycon產品,在相對單純的架構之下達成合乎要求的性能。

數位界面的部份,Lotus DAC 5 Pro設有USB、I2S/DSD、同軸/光纖以及AES/EBU,各數位界面接收訊號之後會進行除Jitter與雜訊等處理,之後再進行取樣率轉換功能。D/A的階段每聲道各配置了一枚AKM的AK4191EQ進行數位濾波處理(有數種濾波器形式可選擇),之後再給AK4499EXEQ進行Sigma-Delta調變;最後各DAC晶片的正負訊號四組輸出用兩枚OPA1612超低失真運算放大器進行I/V(電流/電壓)轉換成電壓訊號之後再進行低通濾波,最後分別配置了左右聲道平衡與非平衡輸出驅動電路,皆採用BB的OPA2134。

值得一提的Lotus DAC 5 Pro在外部時脈界面的部份有謹慎規劃,設有標準的75歐姆BNC接頭,內部的終端阻抗可依需求設定為75歐姆或50歐姆,也可依接續的外部時脈產生器類型選擇方波或正弦波輸入。時脈產生電路是以10MHz為基礎頻率搭配超低Jitter時脈產生電路,提供超低相位Jitter的時脈訊號給電路中所有的數位晶片使用。在沒有外部時脈輸入狀態下,時脈產生器則使用內部的10MHz低相位Jitter的時脈訊號為參考源,所以非常講究。

Lotus DAC 5 Pro整個架構算是簡單明瞭,但是所有細節都經過謹慎規劃,包括更穩定的時脈產生器、以及在四層電路板中的屏蔽層處理設計等等,「魔鬼藏在細節裡」。有些部份阿仁表示不要公開,但強調完全採取正常設計而且考慮音質表現,像是失真測試其實會比Lotus DAC 5/SE微微略高;不少中國產品會取巧降低電路的供電電壓,以得到更漂亮的失真數據,但音質表現也因此受到明顯的負面影響。阿仁在規劃DAC 5 Pro的概念就是架構要完整而合理,在電路規劃上不能出錯產生失真與雜訊,但也不為追求測試數據而犧牲音質表現,儘可能面面俱到;剩下的就是來好好試聽了。




清澈細緻泛音豐富

考慮之後決定以具備強大發音能力的BestVox M9搭配嘉年華視聽室的Threshold前後級,阿仁也特別帶來了TEAC的CG-10M時脈產生器以及時脈線材(沒錯這也會影響聲音)隨伺在側,此外還有另外一款採用AKM大火前AK4497的DAC款式作為參考比對。系統在個人抵達視聽室前餅大就已經接好了,不過把原本的Klipsch Forte IV移走換上BestVox M9需要完全重新擺位,所以其實花上了一些時間,而且不同的線材搭配也明顯影響聲音,所以更換了線材比較同時嘗試Lotus DAC 5 Pro不同的數位濾波形式,來找出音質表現最全面的設定,擺位也儘可能抓到極限、也就是已經超過最好的情形再往回移動。

調校的過程中就發現幾個DAC 5 Pro的特質:首先是高頻相當細緻而亮麗,有著適切而自然的延伸,還有完整層次的「光澤感」而非像是影像畫面調整不好的那種「整片死亮」,也就是高頻表現是真正的延伸而非「增強高頻響應」。其次就是響應完整延伸而呈現出來的細節,這種表現不是「很多細節」而是「細微聲音中的完整型態」,例如遠方的細微聲音與迴響都能明確展現,而不只是「有」或是「很清楚」像是開了畫質的銳利度那樣。其實很多不盡理想的調音手法都會造成這種問題,尤其是電路性能本身高頻表現不佳,而被刻意強調高音之後很容易出現這種狀況。

由於更完整的聲音細節也讓樂器的質地與泛音非常有層次地呈現出來,具備自然而真實的「光澤感」而且表現晶瑩透明,這樣的特質是涵蓋全頻段的包括低頻段的展現,像是擊鼓時的鼓皮反應從打擊下去到鼓皮振動逐漸轉弱的過程,都能夠非常明確的呈現出來,沒有任何「模糊帶過」的情形。在揚聲器在仔細擺位之後的展現出寬深的場面,音場中的結像與層次也更為明晰可辨,顯得歷歷在目。整體的音質呈現出清澈的表現。現場比對的參考機種是AKM較早期DAC的方案,比較之下就好像鏡頭加上了柔焦鏡那樣,隔了一層薄霧而缺乏鮮明的感覺了。

最後當然要試聽一下Lotus DAC 5 Pro接續外部時脈產生器的效果,接續TEAC CG-10M(正弦波)之下,整個聲音的細節就像把對焦收斂得更精確,聲音的細節更細密而整個音場也更為乾淨,那種感覺就像是把一片已經擦得非常乾淨的玻璃窗打開,毫無隔絕地直接看出窗外「豁然開朗」,雖然不是極端戲劇性的差異,但可以明確辨認精確穩定的時脈訊號對於音質的助益。但這種感覺又讓個人想起過去試聽Esoteric的原子鐘,比較之後就「回不去了」;現在如果入手Lotus DAC 5 Pro如果沒有搭配一部高性能主時脈,心中一定耿耿於懷「聲音其實還可以更好一點」不就搥心肝嗎?(苦笑)




結論

以最近試聽了幾款十萬元以下的DAC來衡量,阿仁PuerAudio的Lotus DAC 5 Pro絕對「至少」是定價7-8萬元機種的水準(猜得到是那一款嗎?),清澈明麗而細節豐富的聲音走向,明確展現了最新的數位技術帶來的音質優勢,加上阿仁在規劃與製作細節上投入了諸多心力,確保電路的性能發揮出最佳音質表現。在實際的試聽比較中以Lotus DAC 5 Pro表現而言,AKM的AK4499EXEQ在性能與音質上都明顯大幅超越前代的AK4497,也超越了DAC 5 SE的ES9038Pro,應該要到ES9039Pro才能相提並論。所以Lotus DAC 5 Pro應該還能再挑戰一些價格更高的DAC,這就要看未來有沒有試聽比較的機會了。

別忽略了除了優異的音質之外,Lotus DAC 5 Pro還具備完整的機能,包括明顯有效果的數位濾波選擇,以及可接駁外部高性能時脈產生器「進可攻退可守」,可能還有個人不太願意看到「打破價格倫理」的開團價位,因為這樣自己就會猶豫要不要入手了(才收了BestVox M9啊)。當然「耳聽為憑│,各位講究音質或正在尋覓一部優異DAC、但希望價格有所節制的朋友,務請一定要移駕嘉年華視聽工作室,實際試聽PureAudio Lotus DAC 5 Pro的優異表現再做決定!


名傑國際 02-2388668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影音高傳真 Designed by Templateism | Blogger Templates Copyright © 2014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