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Sony在IFA發表Signature系列產品以來就帶給個人不斷的驚喜,像是風評甚佳的「金磚」NW-WM1Z隨身播放器以及採用相同技術的後繼系列產品,以及同時發佈的TA-ZH1ES「數位耳機擴大機」,因此隔年2017的IFA展前也令人好奇Sony會有什麼新產品發佈。雖然2017年Signature系列並沒有新產品推出,但2018就又推出了令人驚艷的DMP-Z1頂級耳機擴大機,音質表現超乎了個人對於一部播放器/耳機擴大機所能有的最佳預期,此外還有不屬於Signature系列的MDR-Z7M2耳機完熟的表現也令個人刮目相看。
自Signature系列推出以來,Sony在高級耳機相關產品上的表現可說是突飛猛進,遇到相關的討論個人都會說Sony是「撿到槍」了嗎 (笑) ?直到去年(2019) IFA展前Sony又公佈了SA-Z1「桌上型揚聲器」才令人驚訝,竟然不是耳機而是揚聲器!筆者得說實話,如果不是有先前Signature系列產品持續令人驚艷的表現,這款訴求諸多技術的桌上型揚聲器實在不會引起個人多大的期待。也因此從去年發佈消息之後,個人多次私下詢問Sony方面此款揚聲器的進展;當然「好事多磨」加上今年又有疫情的干擾,直到三月份Sony方面終於有樣品可以讓媒體先睹為快。
Hi-End級的設計製作並克服近距離聆聽的瓶頸
當然初步的露臉與倉促的試聽其實無法讓SA-Z1展露真正的實力,就跟任何Hi-End揚聲器一樣不可能直接擺著就會好聽,但初步的試聽可以發現SA-Z1確實是針對近距離聆聽而設計,而且是「非常近的距離」,這點非常特別。當然聆聽距離愈近對於擺設的條件就會愈挑剔,而且SA-Z1的高/低音單體配置在音域銜接的效果上也會顯得更加敏感;一般情況下要能在1-2米之間的聆聽距離有理想表現的多是全音域單體設計,Sony在SA-Z1的設計上顯然有難題需要克服。Sony方面當然為了要讓SA-Z1發揮理想效果,另行安排了專程試聽的機會,讓大家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可以仔細嘗試SA-Z1所有的功能與音質的表現。
初看SA-Z1的外觀質感極佳,整個機體是由鋁合金所構成,單一聲道的重量就達到10.5公斤,高剛性的結構與沈重的質量在設計上一如任何體型更大的高價位Hi-End揚聲器,製作成本當然非常高昂,顯然Sony方面採取了不妥協的態度來研製SA-Z1。整體結構的規劃也是以性能為優先考量,前方是揚聲器的箱體結構,正面可以看見低音單體與擔綱高音的I-Array的高音單體陣列,後方則是擴大機與控制機能電路,由音箱延伸出四支臂形結構來耦合,以抑制音箱震動的傳遞;此外電路部份也採取了廠方稱為「FBW」的設計進一步隔絕機體的震動,儘可能維持電路性能來達成最佳的聲音表現。
雖然SA-Z1表面上只看得到一只低音單體,但實際上是採取了兩只低音單體的設計,以「背對背」的方式配置採取Bi-pole的方式發音,廠方以結構相同的日本小鼓「Tsuzumi」來命名這個設計;此外背對背的低音配置結構也有利於抵消低音的震動。而實際上兩枚低音單體的發音方式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可將後方的單體設置為「Fixed」以比較類似密閉式的方式工作,也可以改變輔助低音單體的銜接頻率。前方的I-Array高音陣列的中間是主高音單體,上下兩枚比較小的是輔助高音單體,是為控制高音的指向性而設計;可以將輔助高音的時間設定比主高音提前或是延後,來取得不同的音場與音質表現。高音單體採用軟質振膜並有鈦質表面處理,以兼具軟膜高音的平順音質與金屬膜高音的延伸性能;另外I-Array高音與Tsuzumi低音採取了同軸的配置,以取得最佳的高低音路間整合效果。
Sony獨創的數位類比混合結構擴大電路
擴大機的部份則是沿用了TA-ZH1ES的廠方原創S-Master架構,採取了數位/類比的混合式設計,任何形式的訊號輸入都會藉由FPGA的演算轉為DSD形態來進行增幅,而類比擴大機擔綱「前授」來修正數位方面的失真。在擴大機最後階段的D類工作電路,為了要達成響應能至100kHz的性能,特別採用了速度更快迴轉率更高的氮化鎵GaN-FET來取代性能不敷要求的MOSFET元件,設計非常講究。另外每聲道一枚的FPGA元件要將音樂訊號分為四路分別驅動:主高音單體、輔助高音(兩枚單體)、主低音單體、輔助低音單體,而且會維持兩聲道高精度的同步性,同時也校準各音路間的Time Alignment與預設的響應修正,包括像是I-Array高音設在Tsusumi低音的前面需要的時延補償。所以說來SA-Z1也是不折不扣的二/四路電子分音系統,系統配置比起想像的還要複雜許多,不只是外觀上看到像是「多媒體揚聲器」那麼簡單。
廠方也讓SA-Z1保有了四項調整的機能,包括了前述的輔助高音的時序提前/延後(Assist Tweeter Time Alignment)、輔助低音單體主動驅動/固定式(Assist Woofer Motion)、輔助低音單體銜接頻率(Assist Woofer Frequency Range)以及數位類比混合擴大類比輔助選項(Digital Analog Hybrid Amplifier Assist)也就是可以啟閉類比前授混合/補償的機能。至於輸入界面的部份配置也很齊全,類比輸入包括了一組RCA非平衡端子、一組XLR平衡式端子與一組3.5mm插座(提供小型播放器使用);數位輸入包括一組USB-B端子、一組Toslink光纖端子與Sony的WM-Port,可說是涵蓋了市面上絕大部份通用的類比與數位界面。數位輸入的部份可支援至PCM 32bit/768kHz、DSD 22.4MHz,完全對應高解析Hi-Res Audio可達100kHz的頻率響應,除了可透過USB界面搭配電腦播放之外,也可接續Sony金磚或是其他播放器以及DMP-Z1等。
實際試聽的地點個人選在Sony的辦公室,除了沒有器材運輸的問題之外,也容易獲得Sony人員的技術支援。個人要先提出來,雖然SA-Z1是售價如此高昂的小型桌上揚聲系統,但就一如其他高價位的Hi-End揚聲器一樣,不能期望只是擺在桌上就能聽到滿意的效果。個人在Sony辦公室首次見到並聽到SA-Z1的示範時,也無法一時就聽出其真正的實力,只是簡單地試了一下幾個調整機能對於聲音的影響;最明顯的就是輔助高音時序的提前或是延後,選在延後時可以很明顯聽出音場的深度,但又覺得中頻銜接有所損失,在音質有Trade-off之下也沒有辦法判斷真正的表現,所以還是必須等到正式試聽重播自己熟悉錄音才能探尋SA-Z1真正的實力。
真正近距離的聆聽與擺位調整
只是與平常試聽不同地,試聽SA-Z1是坐在桌子前方而不是平常的試聽室擺設,SA-Z1是專為桌面上近距離聆聽而設計,但從桌面到桌前座位這樣的聆聽距離能調整到什麼程度個人就沒把握了。不論如何就先從Sony人員的擺設情況先開始試聽,在播放熟悉的錄音短時間之後接著嘗試調整位置,很意外地發現調整SA-Z1的聲音反應非常類似大型揚聲器,這跟過去個人調整其他多媒體喇叭的情況不太一樣;多媒體喇叭在像是這麼近的距離之下聲音的反應比較像是「大耳機」般,會呈現出比較空曠而像是加了人工效果的音場感,但SA-Z1卻像是較大型的揚聲器般可以聽出音場逐漸聚焦成形,讓人感覺非常驚奇。
所以就照著個人平常試聽的模式繼續進行調整,發現同樣地稍微拉開左右揚聲器的距離,適度的減少Toe-in角度,寬深的音場與明確的結像就逐漸成形,可以展現出超越左右揚聲器寬度,以及由前至後的深度層次感,這可是令人相當驚訝。就如過去試聽揚聲器般,個人繼續聆聽其他音樂做擺位上的微調,直到整個音場範圍的音像都能明晰的聚焦,真的可以聽出SA-Z1能在桌面上營造出完整的音場表現,這是個人過去在各類相似的多媒體喇叭中從未有過的。就不必談這麼近距離兩音路或是更多音路的喇叭會有音域銜接以及相位凌亂的問題,即使是全音域單體也做不到像是SA-Z1這樣的效果。
很明顯地SA-Z1的數位處理有針對從聆聽位置到揚聲器距離間、高/低音的位置差異做時間補償,而且補償得極為準確;相位響應不連貫或是滾動幅度太大的設計,是很難調整出自然而成形的音場,但是SA-Z1完全地克服了這個問題,光是這一點個人就得佩服Sony的設計功力,這是過去沒有人(至少個人從未聽過)做到的表現。音質與音色方面則是「晶瑩剔透」反應快速而且細節豐富,但細節感是非常自然細密而非刻意刻畫的表現,鋼琴音色有著近距離聆聽實際鋼琴演奏的細節感,而管樂器的呈現也非常地飽滿有精神,弦樂則是細緻綿密展現出高貴的氣質,人聲也是清澈而緊實。整體而言SA-Z1展現出非常高密度而條理分明的聲音表現,遠超過個人所能預期的。
由於SA-Z1的I-Array高音陣列是採用鍍鈦軟膜單體,所以高音延伸相當平順而細節豐富,沒有不自然的刻畫感,在細膩的呈現質感之餘也能與Tsuzumi低音緊密銜接。至於低音的部份我們真的不能奢求,要求兩只4吋的低音單體展現地心式的低頻延伸,但足夠而結實的低頻力度以及完整支撐音樂的下盤與規模感是毫無困難的。試聽過程中也嘗試了SA-Z1的調整機能,以個人試聽時的情況而言,所有的選項都放在預設的條件上(也就是旋鈕指示都置中的位置)聲音最為平順自然;這四項功能中只有D.A.Assist不是採用Blended而是Standard個人比較滿意這點感到意外。其實各選項調整的差異並不是非常戲劇化的,但還是可以聽出差別,這樣的調校幅度是相當恰當,講得粗俗一點就是即使「亂調」聲音也不會「走樣」而在一定的水準之上,這點廠方可說是考慮周延。
結論
個人得老實說,SA-Z1是個人所聽過的任何Sony揚聲器中音質表現最優異的款式,雖然只是桌上型揚聲器,不過其價格已經達到中級落地揚聲器的價位;而同樣地SA-Z1也需要像這些高級揚聲器一樣的去擺位調校,才能發揮其高價格之下的真正實力,而不是拿回來放在桌上就會好聽。Sony SA-Z1適合聆聽環境非常有限或是希望坐在桌前也要享受Hi-End音質,而又具備一定消費能力的音響玩家入手;至於這樣的價位是否「值得」,個人認為以SA-Z1兩音路設計但實際上卻採取四路電子分音架構,以及精準的響應/時間補償來說其實非常「實惠」。想想,如果今天玩家要自己架構四音路電子分音系統,僅僅擴大機與揚聲器沒有三四十萬的預算怎麼架構得起來?但重要的還是實際的音質表現達到了真正高級揚聲系統的水準。個人建議各位朋友都能前往有實際展示SA-Z1的Sony直營店或經銷商,去實際試聽甚或調整擺位,體驗SA-Z1是如何在這麼近距離的聆聽之下,呈現出錄音現場的完整畫面!
https://www.sony.com.tw/zh/electronics/speakers/sa-z1
自Signature系列推出以來,Sony在高級耳機相關產品上的表現可說是突飛猛進,遇到相關的討論個人都會說Sony是「撿到槍」了嗎 (笑) ?直到去年(2019) IFA展前Sony又公佈了SA-Z1「桌上型揚聲器」才令人驚訝,竟然不是耳機而是揚聲器!筆者得說實話,如果不是有先前Signature系列產品持續令人驚艷的表現,這款訴求諸多技術的桌上型揚聲器實在不會引起個人多大的期待。也因此從去年發佈消息之後,個人多次私下詢問Sony方面此款揚聲器的進展;當然「好事多磨」加上今年又有疫情的干擾,直到三月份Sony方面終於有樣品可以讓媒體先睹為快。
Hi-End級的設計製作並克服近距離聆聽的瓶頸
當然初步的露臉與倉促的試聽其實無法讓SA-Z1展露真正的實力,就跟任何Hi-End揚聲器一樣不可能直接擺著就會好聽,但初步的試聽可以發現SA-Z1確實是針對近距離聆聽而設計,而且是「非常近的距離」,這點非常特別。當然聆聽距離愈近對於擺設的條件就會愈挑剔,而且SA-Z1的高/低音單體配置在音域銜接的效果上也會顯得更加敏感;一般情況下要能在1-2米之間的聆聽距離有理想表現的多是全音域單體設計,Sony在SA-Z1的設計上顯然有難題需要克服。Sony方面當然為了要讓SA-Z1發揮理想效果,另行安排了專程試聽的機會,讓大家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可以仔細嘗試SA-Z1所有的功能與音質的表現。
初看SA-Z1的外觀質感極佳,整個機體是由鋁合金所構成,單一聲道的重量就達到10.5公斤,高剛性的結構與沈重的質量在設計上一如任何體型更大的高價位Hi-End揚聲器,製作成本當然非常高昂,顯然Sony方面採取了不妥協的態度來研製SA-Z1。整體結構的規劃也是以性能為優先考量,前方是揚聲器的箱體結構,正面可以看見低音單體與擔綱高音的I-Array的高音單體陣列,後方則是擴大機與控制機能電路,由音箱延伸出四支臂形結構來耦合,以抑制音箱震動的傳遞;此外電路部份也採取了廠方稱為「FBW」的設計進一步隔絕機體的震動,儘可能維持電路性能來達成最佳的聲音表現。
雖然SA-Z1表面上只看得到一只低音單體,但實際上是採取了兩只低音單體的設計,以「背對背」的方式配置採取Bi-pole的方式發音,廠方以結構相同的日本小鼓「Tsuzumi」來命名這個設計;此外背對背的低音配置結構也有利於抵消低音的震動。而實際上兩枚低音單體的發音方式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可將後方的單體設置為「Fixed」以比較類似密閉式的方式工作,也可以改變輔助低音單體的銜接頻率。前方的I-Array高音陣列的中間是主高音單體,上下兩枚比較小的是輔助高音單體,是為控制高音的指向性而設計;可以將輔助高音的時間設定比主高音提前或是延後,來取得不同的音場與音質表現。高音單體採用軟質振膜並有鈦質表面處理,以兼具軟膜高音的平順音質與金屬膜高音的延伸性能;另外I-Array高音與Tsuzumi低音採取了同軸的配置,以取得最佳的高低音路間整合效果。
Sony獨創的數位類比混合結構擴大電路
擴大機的部份則是沿用了TA-ZH1ES的廠方原創S-Master架構,採取了數位/類比的混合式設計,任何形式的訊號輸入都會藉由FPGA的演算轉為DSD形態來進行增幅,而類比擴大機擔綱「前授」來修正數位方面的失真。在擴大機最後階段的D類工作電路,為了要達成響應能至100kHz的性能,特別採用了速度更快迴轉率更高的氮化鎵GaN-FET來取代性能不敷要求的MOSFET元件,設計非常講究。另外每聲道一枚的FPGA元件要將音樂訊號分為四路分別驅動:主高音單體、輔助高音(兩枚單體)、主低音單體、輔助低音單體,而且會維持兩聲道高精度的同步性,同時也校準各音路間的Time Alignment與預設的響應修正,包括像是I-Array高音設在Tsusumi低音的前面需要的時延補償。所以說來SA-Z1也是不折不扣的二/四路電子分音系統,系統配置比起想像的還要複雜許多,不只是外觀上看到像是「多媒體揚聲器」那麼簡單。
廠方也讓SA-Z1保有了四項調整的機能,包括了前述的輔助高音的時序提前/延後(Assist Tweeter Time Alignment)、輔助低音單體主動驅動/固定式(Assist Woofer Motion)、輔助低音單體銜接頻率(Assist Woofer Frequency Range)以及數位類比混合擴大類比輔助選項(Digital Analog Hybrid Amplifier Assist)也就是可以啟閉類比前授混合/補償的機能。至於輸入界面的部份配置也很齊全,類比輸入包括了一組RCA非平衡端子、一組XLR平衡式端子與一組3.5mm插座(提供小型播放器使用);數位輸入包括一組USB-B端子、一組Toslink光纖端子與Sony的WM-Port,可說是涵蓋了市面上絕大部份通用的類比與數位界面。數位輸入的部份可支援至PCM 32bit/768kHz、DSD 22.4MHz,完全對應高解析Hi-Res Audio可達100kHz的頻率響應,除了可透過USB界面搭配電腦播放之外,也可接續Sony金磚或是其他播放器以及DMP-Z1等。
實際試聽的地點個人選在Sony的辦公室,除了沒有器材運輸的問題之外,也容易獲得Sony人員的技術支援。個人要先提出來,雖然SA-Z1是售價如此高昂的小型桌上揚聲系統,但就一如其他高價位的Hi-End揚聲器一樣,不能期望只是擺在桌上就能聽到滿意的效果。個人在Sony辦公室首次見到並聽到SA-Z1的示範時,也無法一時就聽出其真正的實力,只是簡單地試了一下幾個調整機能對於聲音的影響;最明顯的就是輔助高音時序的提前或是延後,選在延後時可以很明顯聽出音場的深度,但又覺得中頻銜接有所損失,在音質有Trade-off之下也沒有辦法判斷真正的表現,所以還是必須等到正式試聽重播自己熟悉錄音才能探尋SA-Z1真正的實力。
真正近距離的聆聽與擺位調整
只是與平常試聽不同地,試聽SA-Z1是坐在桌子前方而不是平常的試聽室擺設,SA-Z1是專為桌面上近距離聆聽而設計,但從桌面到桌前座位這樣的聆聽距離能調整到什麼程度個人就沒把握了。不論如何就先從Sony人員的擺設情況先開始試聽,在播放熟悉的錄音短時間之後接著嘗試調整位置,很意外地發現調整SA-Z1的聲音反應非常類似大型揚聲器,這跟過去個人調整其他多媒體喇叭的情況不太一樣;多媒體喇叭在像是這麼近的距離之下聲音的反應比較像是「大耳機」般,會呈現出比較空曠而像是加了人工效果的音場感,但SA-Z1卻像是較大型的揚聲器般可以聽出音場逐漸聚焦成形,讓人感覺非常驚奇。
所以就照著個人平常試聽的模式繼續進行調整,發現同樣地稍微拉開左右揚聲器的距離,適度的減少Toe-in角度,寬深的音場與明確的結像就逐漸成形,可以展現出超越左右揚聲器寬度,以及由前至後的深度層次感,這可是令人相當驚訝。就如過去試聽揚聲器般,個人繼續聆聽其他音樂做擺位上的微調,直到整個音場範圍的音像都能明晰的聚焦,真的可以聽出SA-Z1能在桌面上營造出完整的音場表現,這是個人過去在各類相似的多媒體喇叭中從未有過的。就不必談這麼近距離兩音路或是更多音路的喇叭會有音域銜接以及相位凌亂的問題,即使是全音域單體也做不到像是SA-Z1這樣的效果。
很明顯地SA-Z1的數位處理有針對從聆聽位置到揚聲器距離間、高/低音的位置差異做時間補償,而且補償得極為準確;相位響應不連貫或是滾動幅度太大的設計,是很難調整出自然而成形的音場,但是SA-Z1完全地克服了這個問題,光是這一點個人就得佩服Sony的設計功力,這是過去沒有人(至少個人從未聽過)做到的表現。音質與音色方面則是「晶瑩剔透」反應快速而且細節豐富,但細節感是非常自然細密而非刻意刻畫的表現,鋼琴音色有著近距離聆聽實際鋼琴演奏的細節感,而管樂器的呈現也非常地飽滿有精神,弦樂則是細緻綿密展現出高貴的氣質,人聲也是清澈而緊實。整體而言SA-Z1展現出非常高密度而條理分明的聲音表現,遠超過個人所能預期的。
由於SA-Z1的I-Array高音陣列是採用鍍鈦軟膜單體,所以高音延伸相當平順而細節豐富,沒有不自然的刻畫感,在細膩的呈現質感之餘也能與Tsuzumi低音緊密銜接。至於低音的部份我們真的不能奢求,要求兩只4吋的低音單體展現地心式的低頻延伸,但足夠而結實的低頻力度以及完整支撐音樂的下盤與規模感是毫無困難的。試聽過程中也嘗試了SA-Z1的調整機能,以個人試聽時的情況而言,所有的選項都放在預設的條件上(也就是旋鈕指示都置中的位置)聲音最為平順自然;這四項功能中只有D.A.Assist不是採用Blended而是Standard個人比較滿意這點感到意外。其實各選項調整的差異並不是非常戲劇化的,但還是可以聽出差別,這樣的調校幅度是相當恰當,講得粗俗一點就是即使「亂調」聲音也不會「走樣」而在一定的水準之上,這點廠方可說是考慮周延。
結論
個人得老實說,SA-Z1是個人所聽過的任何Sony揚聲器中音質表現最優異的款式,雖然只是桌上型揚聲器,不過其價格已經達到中級落地揚聲器的價位;而同樣地SA-Z1也需要像這些高級揚聲器一樣的去擺位調校,才能發揮其高價格之下的真正實力,而不是拿回來放在桌上就會好聽。Sony SA-Z1適合聆聽環境非常有限或是希望坐在桌前也要享受Hi-End音質,而又具備一定消費能力的音響玩家入手;至於這樣的價位是否「值得」,個人認為以SA-Z1兩音路設計但實際上卻採取四路電子分音架構,以及精準的響應/時間補償來說其實非常「實惠」。想想,如果今天玩家要自己架構四音路電子分音系統,僅僅擴大機與揚聲器沒有三四十萬的預算怎麼架構得起來?但重要的還是實際的音質表現達到了真正高級揚聲系統的水準。個人建議各位朋友都能前往有實際展示SA-Z1的Sony直營店或經銷商,去實際試聽甚或調整擺位,體驗SA-Z1是如何在這麼近距離的聆聽之下,呈現出錄音現場的完整畫面!
https://www.sony.com.tw/zh/electronics/speakers/sa-z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